《中國教育報》南昌航空大學:打造外語課程思政“金課”
啟航網訊 12月28日,《中國教育報》09版報道我校打造外語課程思政“金課”的消息。
媒體鏈接:http://paper.jyb.cn/zgjyb/html/2020-12/28/content_588815.htm?div=-1
原文:
南昌航空大學:打造外語課程思政“金課”
本報訊(記者 甘甜 通訊員 王漢定)“外語課堂除了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,也要引導他們理解語言表達所蘊含的文化內涵,讓他們對中國文化產生由衷的自豪,這種熱愛與自信可以成為他們的愛國之源。”作為南昌航空大學設立的第一批“課程思政”示范課程負責人,“高級英語”課程負責人徐筱秋老師談到文化相關篇目的時候說。她認為,最成功的專業課堂可以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,達到“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”的隱性“課程思政”的目的。
做好“經師”,更要當好“人師”。專業課教師也要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;思想引領有力度,課堂教學才能將價值塑造、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。
多年來,徐筱秋老師和她的團隊一直在專業教學中強化思政教育的自覺意識,處理好知識與道德、教書與育人的關系,做到以德潤學。根據“高級英語”課程的若干主題,如自然生態、文化文明、種族問題、女性獨立、科技創新、藝術哲學等,教師們認真梳理每個單元蘊含的德育內涵和德育元素,找準各主題和學生思想教育的結合點,將思政元素巧妙融入進去,打造有情有義、有思想、有溫度、有愛的教學過程。 面對新冠疫情這一時代大考,“高級英語”團隊教師將疫情“危機”轉化為開展課程思政的“契機”,把德育融入到英語教學中,在傳授知識的同時,做好學生價值觀塑造和家國情懷培育,講好中國故事、發揚中國精神,讓戰“疫”的時代精神和愛國情感在課堂里自然流淌,讓青年學子不僅具有“國際眼”,更具備“中國心”,凸顯出了課程思政的鮮活場景。
教學團隊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效銜接起來,探索課程思政的新路徑。課堂內外,教師鼓勵指導學生們參加各類英語演講、辯論、寫作等賽事時,有意識地引導大家關注脫貧攻堅、垃圾分類、航空航天、人工智能、疫情防控、紅色文化等話題,啟發青年學子聚焦國情、放眼國際。
“思政之鹽”溶入“高級英語”課程,教書育人的內涵得以落實在課堂教學主渠道,讓南昌航空大學的外語課程散發出了“思政味道”,“立德”和“樹人”相攜互促,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育人效果。